发布时间: 来源:人民网
近两年中国游客赴韩整形失败的例子频繁见诸媒体,给“整形王国”的光环蒙上了一层阴影。记者近日从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获悉,我国赴韩整形美容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正以每年10%至15%的比例在增加。求美者为何趋之若鹜,赴韩整形存在哪些风险?失败后又是如何陷入维权困境?人民网记者对此在中韩两地展开采访调查。
海外维权有多难?
宁波女孩宓圆圆赴韩整形失败后,便踏上了漫漫维权路,目前在北京租了一间房子,每天仍在寻找一丝希望的奔波中。
2013年9月,宓圆圆在韩国首尔一家名为FACE LINE(菲斯莱茵)的整形医院接受了发际线和鼻部手术,回国后发现发际线疤痕明显,鼻部感染严重。当年11月,她回到FACE LINE医院进行修复,结果感染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更加厉害,对此她向该医院索要经济赔偿。
“协商无果后,我把整形失败的照片做成条幅挂在身上,在医院门口展示,医院的人就向路人说我是敲诈。每次发生口角,对方就会报警。与医院交涉的日子里,基本上白天站在医院门口,晚上在警察局度过。”宓圆圆说。在被院方人员推搡时,宓圆圆的手臂上留下了一块块淤青,她还当街被医院保安从头上扣下一碗方便面。
与宓圆圆在网络上相识的陕西女孩靳魏坤在韩国先后接受了胸部再造、全面部手术、脂肪填充三次手术,回国后发现鼻子假体歪斜,下颌角也不对称。一年来,她跑了国内15家医院,问诊了40余位医生,均给出了“很难修复成功”的结论。
“每个月我们科室都得接诊8-10位从韩国整形归来,要求修复的患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美容科主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李东介绍,“赴韩整形后造成感染,引起并发症,切口长了瘢痕,视觉上不对称等,都是常见的问题。”
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赴韩整形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以每年10%-15%的比例在增加。
证据不足是维权中的一大障碍。采访中多位整形失败者表示曾向中韩两国众多律师求助,因向医院索要不到病历记录、缴费发票和手术协议等证据,也缺少韩方认可的医疗事故鉴定,律师们大多认为情况不乐观,有的直言官司打不赢。
另外,维权过程也令人“耗不起”。“光是在两地跑腿就已经花了6万元,只有一个律师说可以试试,但要做好打好几年官司的准备,至少花40-50万元,我只好放弃。”靳魏坤说。
她还告诉记者,在维权过程中结识的“病友”们有的已经患上抑郁症,“比起有好医生来修做复,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心理疏导。”
赴韩整形缘何火爆?
韩国首尔江南地区的狎鸥亭洞是当地著名的“整形一条街”,站在狎鸥亭地铁口,无论朝哪个方向看,都是密密层层的整形医院招牌,一公里半径内云集了三四百家整形机构。新的招牌还在不断挂出,越来越多机构不得不扎堆在同一幢建筑里。
“整形一条街”繁荣的背后是游客赴韩进行医疗活动的火爆增长。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2014年10月16日刊发《来整形观光中国人5年内增加了20倍》,文章援引韩国保健福利部的统计称,中国的“整形韩流”从2005年开始正式掀起,就在2009年还只有791人,2013年已增至逾1.6万人。
报道还提到,每10名外国患者中就有7名是中国人(67.6%,外国患者总数为2万4075人)。韩国整形外科光从中国患者手中赚取的钱每年就多达562亿韩元。记者了解到,“大手笔”让中国游客得到了韩国整形机构的格外重视,一些诊所不但挂出中文招牌,还配有中文翻译。
据了解,为吸引更多医疗观光游客带动经济,自2009年起,韩国开始针对以医疗为目的入境的游客实行医疗专用签证制度,为希望赴韩整形的游客开通了便利通道。
国内催生的中介服务进一步刺激了中国游客的热情。一些代理公司看准商机,与韩国整形医疗机构合作,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医院预约,接机送机,住宿安排,翻译陪同,术后护理等“一条龙”的服务,宣称即便不懂韩语,不做“功课”也不是问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韩国整形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因,即强大的营销攻势。采访中,多位赴韩整形失败者表示,正是看了韩国整形真人秀节目后动了念头,并专程找到节目中推荐的医院。“屏幕上,不管多丑的人,整形后都能判若两人,这些节目非常有煽动性和诱惑力。”宓圆圆说。
靳魏坤对初到韩国的情景印象深刻:“从一下飞机开始,机场里就随处可见整形医院的巨幅海报,地铁里、街道边,都是铺天盖地的广告,电视里也播放着与之有关的节目,一切都在提醒你,这里是‘整形王国’。”
韩国整形外科医生会理事赵修永在接受人民网驻韩国记者采访时坦言:“现在韩国整形医院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广告。那些有钱的医院可以大规模做广告,作为消费者多少会受广告影响去这些医院就医。”
为何花大价钱却毁脸?
深圳女孩陈怡丽是通过一位相熟的韩语翻译介绍到韩国整形医院。在手术结束后,陈怡丽与一位做了相同项目的韩国人交流,发现费用是对方的10倍。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长张斌说:“在与部分赴韩整形失败患者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她们之中许多人花费了10倍于韩国人的整形费用。”
价格之所以翻倍增长,是因为整形机构需要给中介‘分成’。”李东表示,“中介促成一单‘生意’便可以拿到回扣,在利益的驱使下,难保不会夸大宣传,吹嘘效果,至于能否将消费者带到资质和服务一流的医疗机构则不得而知。”
赵修永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没有经过登记的黑中介为了赚大钱,哪家医院给的回扣高,就和哪家合作,至于这个医院是否是整形专业医生进行手术并不重要。双方分成的比例也不固定,有的中介甚至可以拿到手术费用的1倍到2倍。”
近日韩国媒体也对此进行披露。据韩国《中央日报》3月29日报道,非法中介在韩国整形业大赚黑钱,许多不明真相的外国人被忽悠,去年通过合法中介赴韩整形的外国人仅占13%。
即便是找到了正规中介,这只是闯过了第一关,能否找到“靠谱”的医院和医生,仍是一个考验。当求美者躺在手术台上时,主刀的人是谁?
去年年末,一名韩国女大学生在接受面部轮廓手术时死亡,其主刀医生是牙医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在中国国内引发关注。那么,牙科医生是否具有从事整形的资质?
“牙科、妇科,内科医生也会给求美者做整形手术,这是合法的。”赵修永说,“韩国的法律允许不是整形专业的医生开设整形医院,并从事医疗行为。也就是说,即使不是整形外科专科医生,只要有医师资格证,就能做整容手术。”
赵修永还透露了这样一个行情:目前由投资者雇佣整形专业医生所开的医院约有1000家,雇佣非整形专业医生但是挂着整形医院牌子的有1万家。
“对于不了解情况的中国游客来说,想要找到那10%的整形专业医生,无异于一场赌博。”靳魏坤说。
赴韩整形是否“因噎废食”?
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2月12日刊登报道《今后将不再出现整容手术前后对比广告》,其中指出,保健福祉部于2月11日公布了“患者权利保护及安全管理加强法”,规定当患者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名时,院方需明确出具参与手术医生的姓名、手术医生的专业、原定手术医生以及实际手术医生为同一人。在有三名以上医生的医院、诊所内需设置手术室内监控录像(CCTV),这是为防止并非指定医生进行“代理手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整形失败者在术前被承诺是当天唯一服务的对象,但事后却发现有多位求美者在同一时间接受手术,这让她们不得不怀疑是“影子医生”所代劳。
在对医生资质的把关方面,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正在做出努力。目前该协会已与韩国韩中医疗友好协会达成协议,将对韩国整形美容医生行医资格建立认证平台。最快今年内,中国求美者就可登录这一平台,查询将为自己做手术的医师是否具有合法资质。
在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方面,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日前在其官网发出公告,提醒赴韩整形的中国公民,如遇非法中介可向当地警方报警(报警电话112);建议选择具有《接受外国患者医疗机构》和《整形外科专业资格证》资质的整容医院就医,有关医院和医生资质信息可参考大韩整形外科医师会网站( http://www.prskorea.co.kr/chinese/,有中文网页)。
大使馆还提示,手术前应向医生详细了解手术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与医院签订正规协议,明确主治医生、手术项目并注明解决纠纷的途径;尽量使用银行卡结算并保留消费账单;向医院索取并妥善保管手术协议、正规发票,及有关诊疗记录,以便发生纠纷维权时能提供充足的证据。
如发生医疗纠纷通过正当途径维权,包括与院方协商解决,通过韩国医疗纠纷调停仲裁院(电话02-6210-0114,中国境内拨打0082-2-6210-0114,网址 www.k-medi.or.kr)进行调解或仲裁;通过大韩整形外科医学会进行医学鉴定和协商;通过法律诉讼等。
海外维权有多难?
宁波女孩宓圆圆赴韩整形失败后,便踏上了漫漫维权路,目前在北京租了一间房子,每天仍在寻找一丝希望的奔波中。
2013年9月,宓圆圆在韩国首尔一家名为FACE LINE(菲斯莱茵)的整形医院接受了发际线和鼻部手术,回国后发现发际线疤痕明显,鼻部感染严重。当年11月,她回到FACE LINE医院进行修复,结果感染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更加厉害,对此她向该医院索要经济赔偿。
“协商无果后,我把整形失败的照片做成条幅挂在身上,在医院门口展示,医院的人就向路人说我是敲诈。每次发生口角,对方就会报警。与医院交涉的日子里,基本上白天站在医院门口,晚上在警察局度过。”宓圆圆说。在被院方人员推搡时,宓圆圆的手臂上留下了一块块淤青,她还当街被医院保安从头上扣下一碗方便面。
与宓圆圆在网络上相识的陕西女孩靳魏坤在韩国先后接受了胸部再造、全面部手术、脂肪填充三次手术,回国后发现鼻子假体歪斜,下颌角也不对称。一年来,她跑了国内15家医院,问诊了40余位医生,均给出了“很难修复成功”的结论。
“每个月我们科室都得接诊8-10位从韩国整形归来,要求修复的患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美容科主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李东介绍,“赴韩整形后造成感染,引起并发症,切口长了瘢痕,视觉上不对称等,都是常见的问题。”
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赴韩整形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以每年10%-15%的比例在增加。
证据不足是维权中的一大障碍。采访中多位整形失败者表示曾向中韩两国众多律师求助,因向医院索要不到病历记录、缴费发票和手术协议等证据,也缺少韩方认可的医疗事故鉴定,律师们大多认为情况不乐观,有的直言官司打不赢。
另外,维权过程也令人“耗不起”。“光是在两地跑腿就已经花了6万元,只有一个律师说可以试试,但要做好打好几年官司的准备,至少花40-50万元,我只好放弃。”靳魏坤说。
她还告诉记者,在维权过程中结识的“病友”们有的已经患上抑郁症,“比起有好医生来修做复,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心理疏导。”
赴韩整形缘何火爆?
韩国首尔江南地区的狎鸥亭洞是当地著名的“整形一条街”,站在狎鸥亭地铁口,无论朝哪个方向看,都是密密层层的整形医院招牌,一公里半径内云集了三四百家整形机构。新的招牌还在不断挂出,越来越多机构不得不扎堆在同一幢建筑里。
“整形一条街”繁荣的背后是游客赴韩进行医疗活动的火爆增长。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2014年10月16日刊发《来整形观光中国人5年内增加了20倍》,文章援引韩国保健福利部的统计称,中国的“整形韩流”从2005年开始正式掀起,就在2009年还只有791人,2013年已增至逾1.6万人。
报道还提到,每10名外国患者中就有7名是中国人(67.6%,外国患者总数为2万4075人)。韩国整形外科光从中国患者手中赚取的钱每年就多达562亿韩元。记者了解到,“大手笔”让中国游客得到了韩国整形机构的格外重视,一些诊所不但挂出中文招牌,还配有中文翻译。
据了解,为吸引更多医疗观光游客带动经济,自2009年起,韩国开始针对以医疗为目的入境的游客实行医疗专用签证制度,为希望赴韩整形的游客开通了便利通道。
国内催生的中介服务进一步刺激了中国游客的热情。一些代理公司看准商机,与韩国整形医疗机构合作,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医院预约,接机送机,住宿安排,翻译陪同,术后护理等“一条龙”的服务,宣称即便不懂韩语,不做“功课”也不是问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韩国整形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因,即强大的营销攻势。采访中,多位赴韩整形失败者表示,正是看了韩国整形真人秀节目后动了念头,并专程找到节目中推荐的医院。“屏幕上,不管多丑的人,整形后都能判若两人,这些节目非常有煽动性和诱惑力。”宓圆圆说。
靳魏坤对初到韩国的情景印象深刻:“从一下飞机开始,机场里就随处可见整形医院的巨幅海报,地铁里、街道边,都是铺天盖地的广告,电视里也播放着与之有关的节目,一切都在提醒你,这里是‘整形王国’。”
韩国整形外科医生会理事赵修永在接受人民网驻韩国记者采访时坦言:“现在韩国整形医院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广告。那些有钱的医院可以大规模做广告,作为消费者多少会受广告影响去这些医院就医。”
为何花大价钱却毁脸?
深圳女孩陈怡丽是通过一位相熟的韩语翻译介绍到韩国整形医院。在手术结束后,陈怡丽与一位做了相同项目的韩国人交流,发现费用是对方的10倍。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长张斌说:“在与部分赴韩整形失败患者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她们之中许多人花费了10倍于韩国人的整形费用。”
价格之所以翻倍增长,是因为整形机构需要给中介‘分成’。”李东表示,“中介促成一单‘生意’便可以拿到回扣,在利益的驱使下,难保不会夸大宣传,吹嘘效果,至于能否将消费者带到资质和服务一流的医疗机构则不得而知。”
赵修永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没有经过登记的黑中介为了赚大钱,哪家医院给的回扣高,就和哪家合作,至于这个医院是否是整形专业医生进行手术并不重要。双方分成的比例也不固定,有的中介甚至可以拿到手术费用的1倍到2倍。”
近日韩国媒体也对此进行披露。据韩国《中央日报》3月29日报道,非法中介在韩国整形业大赚黑钱,许多不明真相的外国人被忽悠,去年通过合法中介赴韩整形的外国人仅占13%。
即便是找到了正规中介,这只是闯过了第一关,能否找到“靠谱”的医院和医生,仍是一个考验。当求美者躺在手术台上时,主刀的人是谁?
去年年末,一名韩国女大学生在接受面部轮廓手术时死亡,其主刀医生是牙医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在中国国内引发关注。那么,牙科医生是否具有从事整形的资质?
“牙科、妇科,内科医生也会给求美者做整形手术,这是合法的。”赵修永说,“韩国的法律允许不是整形专业的医生开设整形医院,并从事医疗行为。也就是说,即使不是整形外科专科医生,只要有医师资格证,就能做整容手术。”
赵修永还透露了这样一个行情:目前由投资者雇佣整形专业医生所开的医院约有1000家,雇佣非整形专业医生但是挂着整形医院牌子的有1万家。
“对于不了解情况的中国游客来说,想要找到那10%的整形专业医生,无异于一场赌博。”靳魏坤说。
赴韩整形是否“因噎废食”?
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2月12日刊登报道《今后将不再出现整容手术前后对比广告》,其中指出,保健福祉部于2月11日公布了“患者权利保护及安全管理加强法”,规定当患者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名时,院方需明确出具参与手术医生的姓名、手术医生的专业、原定手术医生以及实际手术医生为同一人。在有三名以上医生的医院、诊所内需设置手术室内监控录像(CCTV),这是为防止并非指定医生进行“代理手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整形失败者在术前被承诺是当天唯一服务的对象,但事后却发现有多位求美者在同一时间接受手术,这让她们不得不怀疑是“影子医生”所代劳。
在对医生资质的把关方面,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正在做出努力。目前该协会已与韩国韩中医疗友好协会达成协议,将对韩国整形美容医生行医资格建立认证平台。最快今年内,中国求美者就可登录这一平台,查询将为自己做手术的医师是否具有合法资质。
在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方面,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日前在其官网发出公告,提醒赴韩整形的中国公民,如遇非法中介可向当地警方报警(报警电话112);建议选择具有《接受外国患者医疗机构》和《整形外科专业资格证》资质的整容医院就医,有关医院和医生资质信息可参考大韩整形外科医师会网站( http://www.prskorea.co.kr/chinese/,有中文网页)。
大使馆还提示,手术前应向医生详细了解手术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与医院签订正规协议,明确主治医生、手术项目并注明解决纠纷的途径;尽量使用银行卡结算并保留消费账单;向医院索取并妥善保管手术协议、正规发票,及有关诊疗记录,以便发生纠纷维权时能提供充足的证据。
如发生医疗纠纷通过正当途径维权,包括与院方协商解决,通过韩国医疗纠纷调停仲裁院(电话02-6210-0114,中国境内拨打0082-2-6210-0114,网址 www.k-medi.or.kr)进行调解或仲裁;通过大韩整形外科医学会进行医学鉴定和协商;通过法律诉讼等。